綠色環保禮盒評審
今天評審時有些感想想跟大家分享,好的綠色環保包裝必須具備的條件,不是越簡單越好,也不是越少加工越好。我的建議如下:
1. 減量設計(Source Reduction):
用最少的材料達到保護功能。減少過度包裝、空間浪費。包裝重量與體積愈小,碳足跡也愈低。
2. 材料環保性(Material Sustainability):
可回收(Recyclable):紙、單一塑料、鋁罐、玻璃等。
可重複使用(Reusable):耐用設計,延長使用壽命。
可再生(Renewable):源自植物纖維、PLA、生質材料。避免多層複合材,因為回收困難。
3. 友善製程(Eco-friendly Manufacturing):
減少能源與水耗。採用低污染或水性油墨、無毒膠水。生產過程符合碳減排目標。
4. 物流效能(Logistics Efficiency):
可堆疊、易搬運,降低倉儲與運輸成本。減少因破損造成的退貨與浪費。包裝設計應兼顧保護與輕量化。
5. 循環再利用(Circularity):
包裝在回收後能重新變成新材料或產品。甚至能升級再利用(Upcycling)。符合「循環經濟」模式,而不是一次性丟棄。
6. 消費者體驗(Consumer Awareness & Usability):
包裝上清楚標示回收方式。消費者容易分解、分類。不影響開箱體驗,甚至能強化品牌好感。
7. 法規與認證(Compliance & Standards):
符合各國 EPR(延伸生產者責任)與塑膠減量規範。取得 FSC、OK compost、碳足跡標籤等國際認證。
總結:
好的綠色環保包裝,應該 少用料、好回收、耐保護、符合法規、並能提升品牌價值。它不僅是「減碳」或「環保」的象徵,而是能在 環境責任與商業成功之間找到平衡。
圖片是機場伴手禮區,每個都有資格入圍,而且還要帶動提袋率,賣不動時再綠的設計都是多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