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碳包裝設計之外更重要的事
在一片低碳綠色設計的風潮下,許多業者拿它的產品與包裝,隨著碳足跡盤查的五大項目一一去盤查.
1,原物料
2,製造(含模具加工….)
3,運輸(含來料與輸出)
4,開箱使用
5,回收與處理
今天的案例:瓦楞紙包裝與保麗龍包裝的比較,經過盤點後碳足跡:竟然接近同燈同分!相差不多.
我講求實事求是,設計的工作亦然,而且在包裝設計的優劣順序來說,還有很多項目比碳足跡更重要,比如說:……………..
在一片低碳綠色設計的風潮下,許多業者拿它的產品與包裝,隨著碳足跡盤查的五大項目一一去盤查.
1,原物料
2,製造(含模具加工….)
3,運輸(含來料與輸出)
4,開箱使用
5,回收與處理
今天的案例:瓦楞紙包裝與保麗龍包裝的比較,經過盤點後碳足跡:竟然接近同燈同分!相差不多.
我講求實事求是,設計的工作亦然,而且在包裝設計的優劣順序來說,還有很多項目比碳足跡更重要,比如說:……………..
歐洲在環保綠色上的推廣一直走在世界的前沿.
對於包裝材料也一直推廣著三大系列!:
1,可回收再生.
2,可再循環應用.
3,可家庭堆肥.
往著減量與低碳的方向去努力!
至於可以執行的材料通常是市面流通比較廣的四大類:PMPG……………
特斯拉S or X的大電池木箱包裝!
有些重點都標示在木箱外面了!限重與牙插位置,都很清楚噴漆在上面!整體木箱也通過熱處理!採用的是鋼邊箱設計,可以重複使用,通常是一顆電池更換後,會再利用該木包裝將廢棄或故障電池在包…………….
20~30公斤的培林Bearing(軸承)用甚麼包裝材料比較好?
我們知道德國的基礎材料與金屬加工名譽全球!對於培林承載很多國家的重大基礎工程,如圖所示是大型交通工具的軸承,如高鐵或大型工程車所需要的關鍵零組件!
乾貨粿賣的方案有很多元方面可以探討:
1,減少原包裝廢棄物的產生.
2,減少乾貨食品的浪費,要多少買多少!
3,自帶循環包裝容器,重複使用沒有包裝耗材!
4,增加眾多品項選擇,讓賣店可以自由買賣少量或多量!
5,店家自備容器租借,讓消費者回頭再購.
6,賣店採用自助式,店家人力成本降低.
唯獨一項比較耗能就是恆溫濕度控制要好一點,以維持品質!
縱使是高價的汽車產業,對於運輸成本與運輸容積率依舊是斤斤計較,
如圖所示我們都看到省一台空間就賺一台運費!
我們在碳足跡的盤算時,運輸這部分不管是在範疇1或範疇2~3都跟運輸有關,尤其是跨境的距離與不同的載具,都需要一算再算,能省則省,畢竟這些成本都是被運輸商賺走,製造銷售…都吃不到!尤其所產生的碳排放又歸屬在產品上面會被明碼標註的!這會直接在碳關稅上記上一筆。
未來的包裝競爭力一大部分是來自包裝的容積力,協助在一定的容積裡面如集裝箱,誰能設計安全又能裝越多者,誰就能拿到訂單!
學員們常常問我到底是紙包裝好還是塑料包裝好?這個問題就像是問治病時,到底是中醫好還是西醫?
這個問題我想你們都有答案了,當然是能把病療好就是好醫術。對於包裝材料而言也是!能保護好商品、銷售效果好、成本效益、品牌傳遞……等等就是好包裝。
至於環保的問題則是架構在每一個效果的綜效評估下去思考,他除了可以是一種效果更是一種態度,對前端中端後端都以減碳減量為主的一種思維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
學員總喜歡問我,低碳包裝是否將塑料改成紙材就是了嗎?
此言差矣!那僅是表面象徵的方式之一,包裝是跟著商品屬性特質與TA去呈現它該有的樣貌,紙材只是眾多材料的選擇之一而已。
流通教父徐重仁董事長說過:市場沒有消失,只是重新分配。重點在於你是否在分配的名單內。
當前社會少子化、老年化、單身化、不婚也不子,整體消費性往少量精緻彈性的獨享方向移動,縱使少量也要有儀式感。
昨天有學員說,為什麼老師您提供的日本電器商品有使用免膠帶紙箱的應用呢?難道他們不怕濕度與蟲蟲還有破損現象?!
我相信很多學員也有看到這個現象,我的解讀如下,如有其他看法也希望共同参議。
1,日本國的物流狀態普遍良好敬業,對於外箱總能遵照外箱的警語操作,比如堆碼方向……等等,以及對商品的小心操作。
2,該商品為家庭用電器,店家在銷售時會打開讓購買者(如家庭主婦等)再次確認內容物配件,甚至取出物品教學。故需要一個快速開箱與關箱的設計。
3,商品屬性是能容忍在廚房的高溫高濕,甚至產品使用時就在高溫高濕,對於這些物理現象對該商品無傷時,就不需顧及濕氣等事宜。
4,收納這事在地窄人綢的國家很重要,故他們需要隨時可以收納家中的電器,所以這類的包裝樣式,很受末端消費者認可。
以上是個人淺見,如果可以克服第一項顧慮,還有很多商品可以運用這類包裝箱型,既免膠帶又可重複收納使用,真好。